考研参考书如何选
时间:2019-09-07 来源:作者:恒姐阅读:次
在以往的年份里,北京大学各个招生院常常无一指定参考书,清华大学的招生院所、专业方向也大多不指定参考书目,只有部分方向指明了考查范围(只提供了范围,具体参考书依然木有…)其他名校,比如人大、北师大、复旦、厦大…不指定参考书的居多。
得到这些信息的考研人,内心的感受一定是这样的!
江湖上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:书看得越多越好!
你有没有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传言:XX学姐刚考上了北京大学XX系,看了100多本书还觉得不够!
神马???100多本!还觉得不够!!吓得考研小可爱心里一哆嗦。
这样的传言是真是假先不说,但小编一直对“想考X大不指定书目的专业至少要看X百本书”这样的话不太认同。首先,看了多少书不等于消化了多少书,如果只是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,小编觉得那没什么可骄傲的;其次,看了X百本书真的不是考上不指定书目院校专业的必要条件啊!
那么,没有指定参考书的情况下,专业课应该如何复习?
不指定参考书,不意味着没有参考书。而找到这些参考书,并不难。
以下几个由北大新闻系的学长总结的规则供大家参考:
1、相信经典的力量
经典教材是对本学科知识的高度浓缩和概括,提出本学科的“真问题”,引导你去追问,去思考。经典教材可以“读厚”,因为有容乃大;也可以“读薄”,因为去粗取精。
就经典教材的选择而言,任何学科或专业经过时间淘洗、实践筛选后剩下的所谓经典教材为数并不多(注意,是教材,不是原典)。像传播学领域,国内比较通用的教材无非是郭庆光的《传播学教程》,国外翻译过来的像《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》《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》等;新闻学领域,公认较好的像李良荣老师的《新闻学概论》;而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书,一般都会选2本,一本是袁方老师《社会学研究方法教程》,一本是国外艾尔巴比的《社会学研究方法》。其他学科或专业国内公认的教材,应该也是屈指可数,怎么重视都不为过。
这些经典教材,在各自的学科领域中,都会口耳相传,有着良好的口碑。一般而言,网上都会流传一些书单,对本专业的经典书目进行点评与分析,可以参考;此外,像清华北大等学校,导师都会给自己的学生指定“本专业必读经典书目”。
2、选教材别抱门户之见
在选择经典教材时,千万不要以派别定亲疏。比如经常有童鞋会问: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书要不要看?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书要不要看?或是清华老师的书或论文要不要看?当然要看。仅就人文社科领域而言,中国各个大学之间并未形成观点、立场明确的“学派”(像社会学中的芝加哥学派、哥伦比亚学派等,都是以高校为阵地,围绕某位核心人物的核心主张,聚拢一批教授学者,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流派特征),相互之间良性竞争,而是像今天的流行电视剧或选秀节目一样,哪块领域热了,纷纷上马,你未唱罢我已登场,属于重复建设。所以,根本无需考虑流派的区别!尽情去看就好!
3、关注导师的研究领域和方向
就目标院校的导师研究方向而言,各个导师往往有自己的关注方向和研究领域,这些关注点有可能就是当年的出题点。另外,目标院校导师近几年出版的书籍、发表的论文等,都需要适当关注。说适当关注,是因为有些导师的研究课题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过于高深和超前,对于这样的领域,考生就需要作出自己的判断,是简单了解下,还是“沉陷”其中?如果导师的活跃度比较低,不经常发论文、N年不出一本书,那他写的××学概论、××学教程、××学新编等书籍一定要留心,因为这样的材料往往已经俯拾即是,论调、内容多有重复,属于老生常谈,为了让自己这本xx概论有一定价值,往往会在书中加入自己的论述或新的观点,这些不一样的地方,是需要格外关注的!
4、考研试题会说话
不指定参考书,那考研试题便是终极的参照!考研试题会告诉你到底哪些内容是你需要牢牢记住的,哪些领域是从未被关注过的不毛之地。小编不主张大水漫灌式地看书,因为考研所考查的范围和深度是极其有限的,所以我们对书目的选择,必须建立在对历年考研试题的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基础上,有的放矢,把时间花在真正能帮你得分的地方。
5、善用新媒体找前辈
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考上的学姐学长取经。尝试微博搜索你想报考院校专业的关键词,一搜索,在读研究生学长学姐全出来了,一个个加,一个个聊,一个个要资料,求经验,说几句好话,什么资料信息都要出来了!
但给大家一个建议,在问前辈之前先要有自己的思考,最忌讳这类让人啼笑皆非、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问题:“学长(学姐),我该怎么复习?” or “学长(学姐),我本科学校不好,你说我能考上吗?”
6、别被网上书单唬住别被网上书单唬住
正因为有许多学校专业不指定参考书,网上便流传着形形色色的书单,问书目、晒书单也成为这些院系的考生一年年薪火相传的一个传统。这些书单既为后来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,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;但同时也给考生造成一定的困扰,尤其是当这个书单过于庞大时,会给后来者以高山仰止、唯有叹息的沮丧感和挫败感。
不要被书单唬住,尤其是洋洋洒洒的书单。
主要用心用功看好几本核心的书,其他书目只是一个补充,绝大部分内容是不需要费力看的,或者说,大部分书只需要对照着看看表述上的不同,意义仅在于查漏补缺。
所以,小编建议:从最核心的书开始看起,通过这几本核心书目搭建起学科的知识框架,然后通过更多的阅读来填充、修正、完善、乃至推翻框架。
7、思考比阅读更重要
事实上,不指定参考书目,每个人看的书也几乎相同。大可不必担心谁有绝密书单,像核武器一样天天觊觎着。我们的起点都是相同的,不会在输在信息不对称上。每个人看的书都差不多,最后的成绩却天差地别,原因不在书目,而在书外。
思考远远比阅读更重要。参考书,不是灵丹妙药;知识点,只是组织答案的材料;通过阅读和思考,形成学科思维、开拓学科视野,并借以更深入的理解自己和社会,才是最重要的。
所谓的“功夫在书外”,小编给的建议是,知道学校的考查范围和深度,然后努力让自己掌握的知识面超过考查面,让自己掌握的知识深度超过学校考查的深度。
当然,有童鞋可能会说:谁不知道思考比阅读更重要,问题是怎么思考!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,因为思考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。
- 上一篇:考研复习:选择大于结果,有舍才有得
- 下一篇:备考MBA坚持就是胜利